银行都在卖的增额寿,是骗局还是真香?
1
最近增额寿卖得很火。
和2019年底预定利率4.025%那批停售如出一辙。先有降息,而后下架。
但它真的好吗?
4.025%下架2年时间不到,现如今3.5%的增额寿,也有降息和下架风波袭来。
在风口之上,就连银行也按耐不住,以“理财、储蓄”名义推销此类保险。
但这种产品真的能当理财吗?
对比了几十款增额寿,
2
很多人都在考虑增额寿,决定买的原因有几种:
1. 绝对安全、稳健增值
2.长期利率固定,应对利率下行和通胀,长期收益回报高
3.领取灵活没有时间和金额限制
(2021年1季度起,新备案产品增加每年20%领取限制)
4.可以作子女教育金规划、养老规划、传承规划
5.风险隔离、债务适度隔离、资产隔离,可以作为女儿的婚前财产……
好处虽然有很多,但也有人
1.认为前期收益可能跑不过银行理财
2.投资时间太长,短期拿不到收益
3.认为保险公司不安全
4.不如股票基金收益高……
金无足赤,产品也是利弊相济。
但作为保险小白来讲,遇到银行和保险员推销的此类产品,我们该如何评判?
3
任何投资产品,都逃不过这两个理财魔咒。
经济学中,有两个关于投资理财的关键代名词:三元悖论和货币时间价值。
三元悖论起初是指国际经济学中的著名论断。
指的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,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、汇率的稳定性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,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,而不得不放弃另外一个目标。
那么在理财产品中,也存在一个理财的“三元悖论”,即理财的不可能三角。
任何投资理财产品中,安全性、收益性、流动性,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。如银行理财,具备短期流动和安全,必将牺牲收益。
但资管新规后,银行理财也没有绝对安全保本的理财产品,可能会发生亏损,且只有50万以内银行存款才绝对安全。
还有股票基金,具备流动性和收益性、也容易出现大幅本金亏损。
那么我们该如何在保障本金安全的基础上,去获得更多的流动性和收益呢?
那就是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。
让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增值。
在货币时间价值体系里,原系统就像银行理财,只要存一定数额的钱,就会稳定获利、且认为可以持续获利。
但有一个隐藏的风险是非常容易被忽视的,就是二次选择的利率问题。
我们可以让二次理财选择无缝衔接,也可以做到本息一分不动投入到下个产品,但是我们无法控制利率的下行。
只要经济要发展,利率就会波段性下行,而且经济的发展往往还伴随着通胀。
那么将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,实际的收益可能代表着亏损。
此外,大家认为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是4%,就真的是4%吗?
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?
其实,这并不是真实的收益率,只是名义上的利率,是未考虑通胀因素的利率。
如果将通胀因素考虑在内,实际利率将远远小于4%。
假设通胀率是3%,根据费雪方程式,实际利率将为0.97%,这才是真实的收益。
所以这就很容易能理解,为什么90年代的万元户是有钱人的代名词,存银行30年放到今天,一定会被视为穷人。
因为我们看的是名义利率,拿到的却是实际利率。
华尔街的那些资本家并不会告诉你这些,他们只给人们提供“奶头乐”。
让人们沉浸在美元加息的快乐里无法自拔,去抢购高额的存款利息,而忽视严重的通胀和美国下滑的国内经济,忽视资本拿着纳税人的钱到处烧杀抢虐。
很庆幸我们生活在中国,在当下如此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之下,让人们有更多喘息空间远离高通胀,去享受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。
将通胀和利率下行因素考虑在内的话,货币时间价值系统将发生改变。
这里的原系统就是银行理财,新系统就是增额寿。
两种理财方式虽然具备一定的投资期,但期交的增额寿显然比买银行理财交的钱多一些。
在最初的投资期,由于监管规定禁止长险短做、不允许短期套利,所以在投资期和之后的一小段时间里,就会出现两个产品的潜在利差。
潜在利差让绝大多数人认为,增额寿的收益是跑不赢银行理财的。
但当极差B出现后,差距将逐渐缩小,复利的威力随时间而显现,最终彻底超过长期配置的银行理财产品。
且时间越长,两个系统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。
这也是具备长线思维的投资者喜欢增额寿的原因之一。
4
投资就像穿越荒漠,万万不可负重前行。
骆驼(银行理财、保险、证券)只是穿越荒漠的工具之一。
除了利用好工具,我们也要在漫长的时间荒漠里,去寻求定期取水点。无论是当下,中期,还是未来。
有储备取水点(固定的年金领取或投资收益),终将让处于荒漠里的人踏上绿洲。
但往往很多人不会这么做,他们会骑上骆驼,背上认为充足的水(水=金钱),按照原计划的路线行进,不会因为较远的取水点去冒损失生命的危险。
这其实非常符合经济学中的“短视损失厌恶”。
投资者是损失厌恶的,即相对于收益,投资者对损失更为敏感。
所以认为潜在的生命损失,不愿意去远处取水;认为潜在的利益损失,不愿意去看未来的高收益。
实际上对于各类投资工具来说,如信托、增额寿、年金险都是很可靠的“荒漠水源”。
在时间的长河里,不断提供补给。
增额寿和年金区别在于:保证的补给一个是3.5%,一个是3%及以下。
毕竟我们的人生是漫长的,漫长的人生中,我们把青春给予了孩子,把中年给予了父母,唯独把晚年留给了孤独的自己。
我们拿辛苦赚的钱去理财,却要承受着亏损的风险。
我们想着给孩子赚个零花钱,给父母赚个生活钱,给自己安排个好伙食,却常因为亏损而把自己一步步带入深渊、被迫节衣缩食。
而这里消耗的时间,并没有带给我们想象中的、那么丰厚的收益。
反而成为了一部分负担,劳心伤神,让我们被迫通过理财的方式不断想去弥补此前的亏空。
与其这样甘冒这样的风险,不如选择绝对安全的保险。
5
增额寿,收益到底怎么样?
以30岁10万5年交为例,大小公司爆款横向对比。
40岁,最高收益可达65万
55岁,接近110万
70岁,184万
85岁,300万
100岁,接近517万
……
提供伴随终身的现金流,作为三代人的储钱罐。
终身固定复利3.5%,平均到今天的年化收益率高达13.33%,并且是绝对安全的资产。
所以,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,是可以带来巨额回报的。
长期视角下,增额寿在绝对安全的基础上有相对可观的收益,以及随时减保领取的条件,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各种生活负担,让我们有能力去面对未来诸多的不确性及风险。
此外,增额寿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五大风险和三大支出。
收入中断风险、长寿风险、大病风险、身故风险、传承风险,以及子女教育支出、购房婚嫁支出、养老支出等。详见此篇文章:增额终身寿险?当保险买你就错了!
最后,由于合理的资产配置配置是要长短结合。
而将更多资产置于绝对安全、且长期稳健增值产品中,是财富增值的首要路径。
毕竟利率和通胀,是无法解决的根本问题。
由于利率下调,保险业的3.5%也将和2019年的4.025%一样,将挥之不去。
如果90年代我们拥有这样一张终身复利7.5%的保单,将伴随至今,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。
最后一段时间,且买且珍惜。
今天5·20.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,且愿意指定另一半为唯一的受益人~
一份保单,终身的爱
End
作者简介:大家好,我是一个奶爸,也是一名美国注册财务策划师、资产配置架构师,为众多中、高净值群体提供投资、保险、信托、子女教育规划、退休养老规划、遗产传承规划服务,并提供专业资产配置报告。精通保险与股票投资。现为创业公司中层管理,也作为私人买方分析师。在这里,带你实现风险管理下的资产稳健增值。与你共同成长,不断精进。
以上就是小编分享关于”银行都在卖的增额寿,是骗局还是真香?”的相关文章,感谢读者的耐心阅读,觉得不错动动小手收藏转发吧!想了解更多相关新闻敬请关注小柚财经!
文章标题:银行都在卖的增额寿,是骗局还是真香?
文章链接: http://www.12318.org/index.php/2022/05/21/12039/
小编申明:本站所提供文章资讯,均由互联网整理。